
穗企幹細胞關節炎藥料 5 年面世
2019 國際(廣州)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化大會昨日在廣州舉行,來自內地、港澳以及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諾貝爾獎得主、兩院院士、行業專家和企業代表開展交流與合作。
2019 國際(廣州)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化大會昨日在廣州舉行,來自內地、港澳以及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諾貝爾獎得主、兩院院士、行業專家和企業代表開展交流與合作。
一位來自巴基斯坦的患者使用中國幹細胞集團提供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的無菌層流艙內,順利完成了造血幹細胞移植。此前,外國人使用中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案例並無報導。據悉,預計兩個星期後,患者將重新恢復正常造血功能,不再需要用輸血來維持生命。
地中海型貧血透過臍帶血移植治療的成效非常好,若是有此疾病,千萬不要放棄!有別於大部分的重度地中海型貧血病童,在出生六個月之後就需要輸血治療,有位魏小弟直到接近一歲才出現症狀,透過彰化基督教醫院接洽生寶生物科技,在生寶的臍帶血公庫成功配對到 6 對 4 吻合的臍帶血,在兩歲五個月時順利進行移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若溪 深圳報道)深圳一位 12 歲小男孩豆豆(化名),患有重型「地貧」(地中海貧血),多年來一直在苦苦等待骨髓移植而未果,無奈之下,母親希望借助「試管嬰兒」技術再次生育,用寶寶的臍帶血幫助哥哥治病。
撞擊足以令活潑少年脊髓受傷、下半身癱瘓,人生從此逆轉。醫學界至今未有良方治療,但一項新研究或為癱瘓病人帶來曙光。有神經專家於香港及昆明進行臨床試驗,發現移植臍帶血細胞配合密集式步行訓練,1 年後八成五脊髓受損病人再次靠雙腳站立及步行。專家形容試驗結果「革命性」,或可助全球 300 萬病人重過新生活。
年僅 5 歲、居於倫敦的杰伊(Jay Shetty),出生後因腦部受損導致腦癱,手腳不能活動,醫生最近發現杰伊弟弟的幹細胞很有可能與哥哥吻合,計劃以他的幹細胞修復杰伊的大腦,減輕腦癱症狀,甚至令他有機會回復活動能力。
H5N1 禽流感蔓延全球,截至今年 1 月,共 846 宗確診感染,當中逾半人死亡。港大最近成功破解 H5N1 禽流感造成人類急性肺部損傷的原因,並發現利用間質幹細胞(MSCs)可治療該病,增加存活率。
22 日上午,北京市臍帶血庫用於臨床治療的第 800 份臍帶血,在從北京坐高鐵抵達上海後,被從低溫中「喚醒」,醫生將造血幹細胞移植到一名患有罕見克羅恩病的兩歲女童婷婷體內。移植過程很順利,小患者目前情況穩定,醫生預測她有 80% 以上的機率重獲健康。
「一公升的眼淚」也有機會化為笑容!小腦萎縮症是因為基因變異引起,目前「無藥可醫」,不過台北醫學大學教授何慧君在動物實驗中證實,在發病初期使用「間質幹細胞」(MSCs)可讓身體功能保持不退化,即使發病較久也可延緩病程。
才出生兩週的凌小弟,一直出現拉肚子、血便和濕疹的症狀,家長本來以為是腸胃道過敏造成的。後來,凌小弟嘴巴痛到喝不下牛奶,換了奶粉也沒用,到診所治療也沒改善,轉到高雄榮總做進一步檢查,凌媽媽心裡一直在祈禱著,希望不要是什麼嚴重的病症才好。最後確診罹患了會導致血球細胞功能不正常的威斯科特 - 奧爾德里奇氏症候群(WAS)。